贯彻落实计量校准发展规划 推动计量校准事业健康发展

贯彻落实计量校准发展规划 推动计量校准事业健康发展

2014-09-24 22:34:49 admin

 

广测计量校准机构

广东省质监局任小铁局长(前排左二)考察省计量院第二检测基地。

广测计量校准机构

广东省质监部门开展液化石油气、超市、集贸市场等计量器具专项检查。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广东省计量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

今年2月,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对指导并促进全省计量事业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加强了顶层设计,完善计量法律法规体系,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针对《计量法》颁布时间较早、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情况,研究出台了《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办法》,为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为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陆续将计量检定员资格核准、社会公正计量行(站)等行政审批事项转移给相关行业协会承担,暂停修理计量器具许可,将二、三级计量保证体系备案工作下放给地级以上市质监部门办理,简化了工作程序,提高了计量行政管理效能。

二是强化技术能力建设,提升量传溯源水平,增强服务经济社会能力。通过多年的努力,广东省已建立了基本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计量量传体系。截至目前,已建立和保存国家计量基准3项,建立了3290项不同等级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在计量测试服务能力方面,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依法设置及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和社会计量校准机构互为补充,应对全省不断增长的法制计量检定和企事业单位计量校准需求,其中,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广州计量检测技术研究院和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已成为国内知名的计量检测机构,服务范围覆盖全省、遍及全国、对接港澳、远达东南亚等地。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技术力量雄厚,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检测/校准项目达1930项,其中校准项目1461项,受认可项目总数位居全国第一。在推动企业计量检测和管理体系建设方面,积极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计量检测和管理体系,开展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或计量保证体系确认。目前,全省共有94家企业通过测量管理体系认证,5446家企业获得二、三级计量保证体系确认,在国内位居前列。

三是严格计量监督管理,构筑有力的监管体系,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强化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后监管,开展对获证企业全面检查,强化对质量不合格产品跟踪处理,督促企业及时整改,建立质量失信“黑名单”制度,健全质量信用奖惩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强化计量器具使用环节监管,对高速公路计重收费用动态汽车衡、电子计价秤、民用“三表”、医疗器具,以及安全防护用计量器具等量大面广、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点计量器具,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检定率和合格率。加强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及过度包装商品抽查。开展计量监管风险大排查,提高了风险意识,厘清了风险点。

四是重点加强了民生计量和能源计量工作。从2010年起,广东省大力实施计量惠民工程,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集贸市场与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在用计量器具免费检定工作,每年检定3500多家集贸市场和6000多家医疗卫生单位,检定计量器具40多万台(件),免收使用单位检定费用4000多万元,保障了集贸市场衡器和医疗卫生器具的准确可靠。

近年来,广东省能源计量工作“抓住一个重点、强化两个中心、建设四个平台”,取得很大成效,对节能减排工作支撑作用明显。对重点耗能企业加强监督检查,加快建立企业能源计量数据库,确保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规范和能源计量统计数据真实可靠;强化两个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广东、深圳)的建设,充分发挥中心引领作用;建设广东省能源计量数据公共平台、能源计量检测服务公共平台、能源计量标准技术研究公共平台、能源计量检测人才培养平台,加强服务节能减排能力;为企业开展能源计量培训、资源节约型产品认证、锅炉能效测试等节能服务工作,提高了企业能源计量水平。

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意见》,到2020年,广东省计量科学技术水平全面提升,计量科技基础研究明显加强,一批关键计量测试技术实现突破,计量科技成果加快转化;计量对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作用更加突出,全省量传溯源体系更加完备,计量科技服务平台、产业计量测试平台、计量支撑体系等基本健全,法定计量技术机构能力建设明显加强,计量服务与保障能力普遍提升,满足产业转型升级需求;计量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能力显著增强,地方计量法规规章和技术规范体系更加完善,适应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计量监督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民生计量、能源资源计量、安全计量等重点领域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为了实现这一蓝图,广东省质监局采取了有力的措施:一是加强了组织领导,为《规划》贯彻落实提供组织保障。建立了规划实施部门协调联席会议制度(正在筹建中),带动各部门积极参与和密切配合。二是进一步明确任务分工,牵头各部门研究制定贯彻落实《实施意见》的行动计划,分年度提出具体工作任务,形成可量化可分解的部门任务分工表。三是制定了具体工作措施,有计划,有步骤的推动《实施意见》的落实。四是加强了宣传工作,营造良好氛围,采取多种方式获得全社会的支持。

夯实计量技术基础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东计量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成为了经济、社会、科技、民生各方面发展的重要支撑。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有国家基准3项、社会公用计量基标准3290项,建设国家级计量测试中心3个、各级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104个,涌现出3MN叠加式力标准机,毫瓦级、瓦级超声功率国家基准装置技术改造,直流大电流检定装置等一批处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

虽然广东计量基标准综合水平和计量技术服务能力位居全国前列,但计量作为市场技术基础的地位仍不突出,全社会计量意识不强、认识不够,法律法规和监管体制滞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为加快推动全省计量事业发展和质量强省建设,广东出台的《关于实施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意见》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坚持强化基础、完善体系、提升能力、服务发展的原则,以计量基标准建设为核心,以管理创新、科技创新为驱动,加强基础前沿和应用型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完善量传溯源体系、计量测试服务体系、计量监管体系和诚信计量体系,充分发挥广东省作为华南地区计量测试中心的作用,全面提升计量整体能力和水平,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质量强省提供重要技术基础和保障。

发展目标:一是计量科学技术水平全面提升。计量科技基础研究明显加强,一批关键计量测试技术实现突破,计量科技成果加快转化。到2017年,计量基标准、标准物质和量传溯源体系覆盖率达到93%以上,社会公用计量基标准达到4500项以上,计量基标准综合水平位于全国前列。到2020年,计量基标准、标准物质和量传溯源体系覆盖率达到97%以上,社会公用计量基标准达到6000项以上,计量基标准综合水平在国内领先。

二是计量对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作用更加突出。全省量传溯源体系更加完备,计量科技服务平台、产业计量测试平台、计量支撑体系等基本健全,法定计量技术机构能力建设明显加强,计量服务与保障能力普遍提升,满足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到2017年,建设国家(或省)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或重点计量实验室5家以上,通过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或计量保证体系确认企业达到8000家以上。到2020年,华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服务能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建设国家(或省)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或重点计量实验室12家以上,通过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或计量保证体系确认企业达到10000家以上。

三是计量的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能力显著增强。地方计量法规和技术规范体系更加完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计量监督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民生计量、能源资源计量、安全计量等重点领域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到2017年,国家重点管理计量器具受检率达到93%以上,计量器具产品质量和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抽检合格率达到90%以上,引导并培育4000家以上诚信计量示范单位,重点耗能企业能源资源计量数据实时、在线采集试点逐步铺开。到2020年,国家重点管理计量器具受检率达到97%以上,计量器具产品质量和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抽检合格率达到92%以上,引导并培育8000家以上诚信计量示范单位,重点耗能企业基本实现能源资源计量数据实时、在线采集。

加强组织领导

保障措施到位

产品质量的提高离不开科技的进步,而计量是科技发展的基础。

首先是提升产品质量需要加强对生产过程中各种工艺参数的控制,这有赖于各种计量器具的使用,先进工厂生产的产品往往质量更好,主要原因就是装备了现代化的计量器具和自动监控设备,能快速、精确地测量出生产过程中各项参数,并反馈到生产中从而实现最优控制,为质量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是为保证产品质量,从原材料进厂,到最后生产出成品的各个阶段,都要不断地进行各种物理量、几何量、化学量等的计量检测。计量贯穿于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没有计量就谈不上质量。

为使计量发展规划落实到位,广东将加强对计量发展规划的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一是建立省实施计量发展规划部门间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分析计量发展形势,统筹协调全省计量发展重大行动,及时研究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认真贯彻《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和《广东省市厅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评价指标体系及考核评价办法(试行)》(粤发〔2011〕24号),进一步完善计量指标在质量竞争力指数中的设置,加强对地级以上市政府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的质量工作考核。各级政府要按照《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和实施意见的要求,把计量发展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本地区实施意见并认真抓好组织落实。

二是健全计量配套制度。完善《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办法》相关配套制度,及时修订各行业主管部门规范性文件,以及行业内部规章制度中涉及计量管理的有关规定。修订《广东省衡器管理办法》等政府规章,研究调整《广东省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目录》和《广东省计量器具检定收费标准目录》等规范性文件。

三是抓好计量队伍建设。建立广东省计量专家库。将高层次计量专业人才列入省人才引进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派高层次计量科技人才到国外培训,着力培养具有科技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高层次领军人才。在部分高校研究设置计量相关学科、专业、课程,与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联合培养研究生,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注册计量师队伍建设,加强计量监管人才培养,提升计量队伍的业务水平和监管能力。

四是加强计量文化建设。认真办好“5.20”世界计量日活动,加强计量基础知识和计量法律法规的普及教育。充分利用现代化传播媒体,全方位、立体式宣传计量在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保障民生、节能减排、安全生产、国防建设、航空航天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编撰广东计量史,挖掘计量主题文化内涵,创新计量文化表现形式,倡导“度万物、量天地、衡公平”的计量文化和“科学严谨、务实创新、精准公正”的广东计量精神。

五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各地政府要加大对公益性计量技术机构的投入,发展改革、财政、科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应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价格、投资、财政、科技及人才支持政策。加强对计量重大科研项目的支持,促进计量科技研发和重点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加大强制检定所需计量基标准等计量检定设备投入,完善基层计量执法手段,提升计量执法能力和水平。支持开展计量惠民活动,把与人民生活、生命健康安全密切相关的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所需费用逐步纳入财政预算。

加强“三个体系”建设

为“质量强省”提供保障

当前,广东省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充分发挥计量市场技术基础作用。为此,《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质量强省的决定》明确要求加强计量基础工作。

今年初,广东省出台的《关于实施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意见》,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阶段的计量工作制定了目标、提出了要求。尤其,提出的计量“三个体系”建设,为切实夯实计量技术基础,加快转型升级,全面提升能力和水平,建设质量强省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是加强计量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要加强计量科技基础研究,重点开展食品安全、生物制药、医疗器械、节能减排、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海洋工程、突发事故检测报警、环境和气候监测等领域计量检测技术,以及极大、极小、复杂、动态、多参数、网络化、智能化等方面的计量测试理论、方法与应用技术研究,突破和掌握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加快计量科技成果转化。

二是加强计量检测服务体系建设。加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改造升级力度,形成覆盖全省、对接港澳、辐射东南亚的量传溯源体系。整合全省计量检测资源,建立计量科技基础服务平台,提升量传溯源支撑能力,构建产业计量测试服务体系,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加强能源资源和碳排放权交易服务能力建设,发挥城市能源计量中心在能源资源计量数据采集、统计、传输、分析、应用等方面的智能管理优势和碳排放量测量核查中的作用,为政府宏观能源资源管理、实施节能减排计划提供依据,为企(事)业单位、部门能源资源管理和碳排放权交易提供准确可靠的分析数据。

三是加强计量监督管理体系建设。要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以市场主体现代治理理念为指导,推进计量监管体制改革,加强社会监督和综合治理。强化经营者计量管理主体责任和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强化行业自律,将诚信计量纳入社会信用体系,激励守信、惩戒失信。要加强对安全防护、贸易结算、医疗卫生、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切身利益相关的重点领域计量监管,加大计量惠民力度,严厉打击计量违法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通过“三个体系”建设,旨在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提供保障,又能够通过创新计量测试技术,形成新的生产力,创造新的产业、新的企业、新的产品,推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加强“两个平台”建设

构建计量支撑体系

计量是一个国家和地区重要的市场技术基础。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指出,计量、标准化和合格评定是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三者构成促进全球贸易、构建公平市场技术基础的重要平台。

“两个平台”建设,将加强各级法定计量技术机构支撑能力,促进广东计量工作“转型升级”。

一是建立广东计量科技基础服务平台。以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广州计量检测技术研究院和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为主体,联合其他计量技术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相关机构,建立完善全省计量科技基础服务平台,为社会提供大型计量科学仪器设备和科技文献数据、计量科研数据及科研成果数据。大力改善计量研究实验条件,建立集计量技术、计量服务和计量监管等于一体的信息管理服务系统,提升计量科技基础服务能力和创新支撑能力。

二是构建能源资源计量服务平台。完善全省能源资源计量量传溯源体系,建立健全碳排放权交易计量体系,加强能源资源和碳排放权交易计量监管和服务能力建设。以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广东、深圳)为引领,加快各地城市能源计量能力建设。发挥城市能源计量中心在能源资源计量数据采集、统计、传输、分析、应用等方面的智能管理优势和碳排放量测量核查中的作用,为政府宏观能源资源管理、实施节能减排计划提供依据,为企(事)业单位、部门能源资源管理和碳排放权交易提供准确可靠的分析数据。

 

电话咨询
关于我们
QQ客服